今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网络零售表现尤为亮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7月,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增速比前6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网络零售蓬勃发展,不仅改变消费者购物方式、重塑零售业格局,也彰显出日益增长的线上消费热情和潜力。要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创造高品质的消费供给,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持续拓展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为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打开发展空间。比如,建设农产品直播基地,提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扩大在线餐饮、在线旅游、在线教育等生活服务类消费供给,打造线上沉浸式消费场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
《全球供应链发布趋势蓝皮书》发布
供应链加速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9月15日发布了《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 蓝皮书指出,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加速转移的趋势。 在日前举办的全球供应链CEO圆桌对话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正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涵盖品牌、技术、资本与标准的全链条输出。
跨境电商合规要求趋严,平台新规频出
近期,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密集出台新规,合规成为卖家生存的底线。 亚马逊自9月17日起,要求欧洲站销售三星、索尼等知名品牌商品的卖家提供额外授权证明。 阿里巴巴国际站也宣布对销往欧盟的儿童用品、电池等三大类商品启动合规抽检。 同时,TikTok Shop也发布新规,旨在处理低质量内容,违规者可能面临封号风险。
TikTok Shop东南亚推新政
降低中小商家入驻门槛
为吸引更多卖家,TikTok Shop近期在东南亚市场推出了“个体户无经验绿色通道”和“一证多开”两项新政策。 新政允许无经验的个体户商家凭营业执照快速入驻,并支持同一主体开设多个店铺,覆盖东南亚多个市场,为中小商家提供了便利。
京东重启欧洲Joybuy品牌
为卖家提供新渠道
京东近期调整欧洲战略,重启了Joybuy品牌。 此举被视为京东在欧洲市场的重要布局,旨在为中国卖家提供新的销售渠道。卖家可以借助京东在欧洲的物流和仓储能力,提升订单履约效率和品牌形象。
关税高压下Temu全球GMV增50%
拼多多2025年二季报增速放缓,但旗下Temu逆势增长,上半年全球GMV达350亿美元,同比飙升50%。面对多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Temu开启“变形”求生:美国市场先关闭广告投放、切换本地仓模式,8月恢复中国直发并将25款畅销品均价下调18%对冲关税;欧洲月均用户增至1.157亿,广告预算提升40%,本地供应商超7000家;拉美市场流量登顶,但受制于税务合规要求。Temu加速自建物流,推广半托管及Y2模式,加码本地卖家招募以分散风险。然而平台将成本转嫁给卖家,定价权被算法掌控,利润空间持续压缩,美国本土卖家更担忧低价冲击亚马逊渠道,陷入依赖与突围两难。
1688推出“超级工厂全球版”
建立跨境服务能力评估体系
1688日前在广州举办“AI跨境·国货出海”平台对接会,并发布全新商家会员产品“超级工厂全球版”。该产品旨在为具备跨境服务能力的优质工厂建立统一认证体系,通过制定可量化的评估标准,提升中国源头厂商对接海外采购需求的效率与可信度。
现有“超级工厂”会员商家若符合跨境服务标准,可直接免费升级为“超级工厂全球版”,通过审核的工厂将被授予“超级工厂全球供”专属标识,纳入跨境买家优先推荐池,并在平台搜索和匹配算法中获得更高权重。“超级工厂全球版”首批计划招募5000家企业,重点考察企业的跨境履约稳定性与服务体系完备性,重点覆盖服饰、日用百货、数码配件、玩具等海外采购需求旺盛的消费品类。
Lazada全面打通天猫
正式上线“一键轻出海”
据悉,这是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首次向天猫商家全面开放东南亚本地化运营能力,目前,蕉下、babycare、飞利浦、乐扣乐扣等多家知名品牌已确认加入。
据报道称,Lazada商家AI工具使用率达67%,远超东南亚平均的37%应用率。本次项目也将由Lazada AI能力串起出海东南亚全流程。通过Lazada积累的本地用户体验数据,平台已部署多语言AI翻译系统,支持商品信息自动转换为当地语言,从店铺装修、商品优化、客服和消费者互动,AI均可提供全部支持,智能选品工具结合本地搜索趋势与热销榜单,向商家提供最精准的选品推荐。
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破1.3万亿
国新办近日就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达到1.5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1.3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综合网络公开报道整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